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苏武牧羊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汉朝使臣,为啥被匈奴扣留十九年?

苏武牧羊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汉朝使臣,为啥被匈奴扣留十九年?

苏武牧羊的故事,实在是太过有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这个故事了。

所以,对于这个故事的详细经过,大家可能也都比较熟悉。大家都知道,苏武是西汉时期的一个使臣。他出使匈奴之后,被匈奴扣押。在这期间,匈奴多次劝降,但苏武却一直不答应。所以后来,匈奴就直接把他流放到了贝加尔湖那边,把他彻底给扣在了匈奴这边。

直到十九年之后,因为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苏武这才有机会再次回到汉朝。而当苏武回到汉朝之后,他的故事,也瞬间得到了汉朝所有人的尊敬。在这之后,苏武本人也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代表着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

而除了这个故事本身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苏武牧羊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为什么苏武不能投降?为什么苏武不投降,应该被尊重?

这个故事,得从苏武生活的时代大背景开始说起。

据后世史学家推测,苏武应该是出生于汉景帝在位末期,或者汉武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在苏武出生之前,汉朝刚刚经历了一场文景之治,国家长时间处于和平状态。而对于北方的匈奴,汉朝也长时间执行和亲政策,尽量和匈奴保持和平。

所以,苏武其实和那位霍去病,他俩才是同龄人。和后来的霍光相比,苏武的年龄其实要更大一点。

至于苏武他爹,则是名叫苏建,当时是汉朝的一个中层校尉。后来,等到汉朝反击匈奴之后,他则是开始在卫青麾下做事,也算是卫青的嫡系心腹。

而接下来,随着苏武逐渐长大,汉朝就开始和匈奴正式开战了。也就是在苏武的少年时代,汉武帝发动了几次大规模战争。等到苏武成年的时候,汉朝正好打完漠北之战。所以在苏武这一代人的概念里,汉朝就是战无不胜的。

这其实才是后来的苏武,能够在匈奴坚持十几年的根本原因。因为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匈奴就是一个手下败将,根本就不配让他们投降。

而在苏武成年之后,苏武靠着他爹的关系,逐渐入朝为官。接下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苏武就开始在仕途上不断攀爬。等到他四十岁左右的时候,才好不容易升到了中层官员的位置。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在苏武四十岁的时候,匈奴那边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匈奴那边的单于换人了。

说起来,匈奴这些年也是流年不利。当年匈奴自从那位冒顿单于,统一草原之后,一直到汉武帝即位的时候,整整上百年的时间里,匈奴一共才换了四个单于。可是漠北之战结束以后,随着匈奴龟缩回漠北,匈奴内部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

从漠北之战结束,接下来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匈奴就换了四位单于。而到了公元前101年的时候,匈奴更是换到了第五位单于,且鞮侯单于。

如此频繁的换单于,这对于匈奴的实力恢复来说,其实是很不利的。所以,这位且鞮侯单于上位之后,很快就开始对汉朝这边示好。之前的二十年里,匈奴这边虽然退回了漠北,但一直没有对汉朝低头。而且汉朝派使者过去的时候,也经常容易被直接扣住。

直到这位且鞮侯单于上位,打算和汉朝修复关系,这才释放了所有的扣留使者。

而面对匈奴的示好,汉武帝自然也得表示表示。所以接下来,汉武帝就组建了一个使团,打算去匈奴那边沟通一下。

当时的苏武,就被选做了这个使团的正使,全权负责所有事情。

因为以上这些历史,苏武出使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想过这趟去匈奴会有危险。谁都看的出来,当时匈奴已经有了低头的意思。就连那位且鞮侯单于本人,在写给汉朝的信里面,都自称的汉朝皇帝的晚辈。

所以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次出使,其实是一个刷军功的好机会。只要去匈奴那边转一圈,把汉朝的意思带到了,根本不会出任何问题。

然而大家没想到的是,因为两个特殊人物,接下来,苏武要被匈奴扣押十九年的时间。

第一个人,是苏武的副手,张胜。

使团到了匈奴之后,谈判工作基本上都进行的比较顺利。毕竟双方此时都有意和谈,匈奴那边自然不会为难使团。唯一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匈奴单于大概这时候还是很不服汉朝,所以在接待使团的时候,显得有些傲慢。

但这种傲慢,在苏武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接下来匈奴都要称臣了,傲慢一点其实问题也不大,事后这些问题都能慢慢解决。

然而等到双方谈好了一切,使团这边即将准备返回汉朝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简单来说,当时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匈奴这边有一个叫虞常的人,想要阴谋发动政变,绑架单于他妈。如果顺利的话,说不定他们还能直接刺杀单于。这事一旦做成了,接下来他们会直接跟着使团,逃回汉朝。而回到汉朝那边之后,凭着刺杀单于的功劳,他们肯定能得到很高的封赏。

对于这件事,苏武其实原本是不知道的,而且这事和使团也没啥关系。但后来,这个虞常和苏武的副手张胜,有点私人交情。这个虞常,当年曾经是汉朝的人,只不过后来叛逃来了匈奴。而在汉朝的时候,他和这个使团副手张胜,曾经有过很多来往。

所以这个时候,虞常为了成功,就直接找到了这个使团副使,打算联合使团一起刺杀单于。

但结果,后来这场刺杀还没开始,虞常手底下一个下属,就直接叛变了,把消息透露给了匈奴高层。所以在这之后,匈奴直接派兵围了使团,把所有人都抓了起来。

而当苏武见到使团被围的时候,他也是一阵发懵,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在这之后,匈奴则是把使团里面的人,都给抓起来进行审讯。当时那个年代,又没有外交豁免权,所以苏武也被抓了起来。

危急关头,苏武干脆把心一横,直接选择了自杀。但结果,没自杀成功,反倒是被匈奴给救了回来。

再之后,经过一番审讯,匈奴这边也大致弄清了状况。那位单于也知道,这事是使团副使干的,和苏武确实没啥关系。但问题是,如果就这么放苏武回去,汉朝肯定不愿意,事后双方肯定得开战。而如果杀了苏武,结果也是开战。

于是,进退两难的匈奴单于,就想着要直接招揽苏武,让苏武投降。反正当时汉朝投降匈奴这边的,也不在少数。再加上苏武之前自杀的事情,确实让他很敬佩。所以接下来,单于就开出了很高的价码,让苏武投降。而且,单于还派了几位汉朝投降过来的高层将领,过来劝苏武投降。

结果,苏武最后把这些人全都骂了回去,死活就是不投降。

对于这个结果,匈奴单于自然更加头疼了。杀又不好杀,放又不能放,不管怎么看,似乎都是一个祸害。所以最后,单于就直接把苏武流放到了贝加尔湖那边,当时这地方叫做北海。单于说,只要他在这里放羊,然后公羊能生出小羊来,就放他回去。

就这样,苏武被匈奴给流放了。

如果从后世角度来看,此时的苏武,其实也完全可以一死了之。既然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那边也没有放人的意思,那为啥苏武还愿意坚持活下来呢?

这个问题,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或许不太容易理解。可是如果拿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其实就好理解了。因为在当时的苏武看来,就算自己被流放到了贝加尔湖这边,用不了多久,汉朝军队马上就会打过来,然后把他给接回去!

这还真不是苏武过度自信,而是因为就在二十年之前,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那一战,就直接带兵打穿了整个匈奴全境。当时的霍去病,就带兵来到过贝加尔湖这一带。所以在苏武看来,既然匈奴袭杀了使团,以汉朝的国力,接下来一定会和匈奴开战。

而开战之后,也许用不了两年,汉朝就能再次打穿匈奴,然后自己就能回去了。

客观来说,苏武的这种想法,还真不是盲目自信,因为当时汉朝确实有这个能力。但问题是,再之后,苏武被第二个重要人物给坑了。

这个人叫李广利。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在霍去病和卫青相继去世之后,汉武帝因为深感军中无人,所以就提拔了同样是外戚出身的李广利。而李广利领兵之后,先是带兵远征西域的大宛,后来又带兵和匈奴开战。

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李广利已经打完了大宛。这时候的李广利,已经彻底接了卫青的班,成了汉朝的头号大将。所以当使团被杀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汉武帝再次发动大军,去进攻匈奴,当时负责领兵的,就是这个李广利。

但结果,因为李广利水平太差,双方交战之后,汉朝非但没能击溃匈奴,反倒是连续损兵折将。这个结果,让匈奴那边也懵了。连那位且鞮侯单于也想不明白,为啥二十多年以前,汉朝就能轻易打垮巅峰时期的匈奴。而二十年之后,匈奴衰落了,汉朝反倒打不过他们了呢?

对于这个结果,匈奴那边当时未必能想清楚,但这却不妨碍他们和汉朝开战。此后的几年里,因为李广利指挥不利,匈奴再次走出了漠北,开始重新向漠南扩张。

也就是在这期间,汉朝还发生了李陵投降事件。就连飞将军李广的孙子,都投降了匈奴。而那位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因此遭受了宫刑。李陵投降之后,还来北海见过苏武,希望劝苏武投降。结果不出意外,李陵也被苏武给骂回去了。

而对于远在北海的苏武来说,这件事同样影响很大。

之前苏武刚刚被抓的时候,匈奴还不敢太难为他。就算汉朝无法打穿匈奴,日后击败匈奴之后,也可以拿这个事做筹码,要求匈奴放苏武回来。可是李广利的接连战败,导致匈奴迅速恢复了信心,此后就更不怕汉朝了。

如此一来,苏武想要回家,自然就彻底不可能了。

就这样,自从跟苏武被匈奴抓住之后,转眼之间,十三年匆匆而过。在这十三年当中,汉朝那边发生了很多事情。先是汉朝和匈奴交战,然后几次战争失利。然后,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又发生了那场巫蛊之祸。

而等到十三年之后,汉武帝也去世了,然后汉昭帝登基。

在汉朝这边的历史主线当中,苏武没有任何存在感,因为他当时确实不在汉朝。而当汉朝这边发生很多事情的时候,苏武则是正在贝加尔湖那边放羊,苦的都不行了。等到汉武帝去世的时候,苏武则是已经54岁了。

所以,当苏武听说,汉武帝驾崩之后,直接哭到了吐血。

这不光是在哭汉武帝的死,也是在哭他自己的前途。

在汉武帝活着的时候,他尚且无法回到汉朝。那么汉武帝去世之后,他这辈子,恐怕就更没有回去的机会了。

但是苏武没想到的是,在汉武帝去世之后,他的人生,反倒是迎来了转机。

这一段的历史真相,大概是这样的。汉朝那边自不用说,自从汉武帝去世之后,年幼的汉昭帝即位。此后,汉朝由霍光等几位辅政大臣理政,国家开始全面停止战争。

而匈奴这边,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按照后世史学家考证,同样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之前苏武被流放之后,没过几年,匈奴的那位且鞮侯单于就去世了,然后他的儿子狐姑鹿单于接班。而等到汉武帝去世两年之后,这个狐姑鹿单于也死了,然后壶衍鞮单于接班。

对于这个壶衍鞮单于,史学界知道的极少极少,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一来匈奴那边,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他们甚至连系统的文字都没有。二来这位单于在位期间,汉朝长时间休养生息,和匈奴那边没啥交流。如此一来,汉朝这边也不太了解这位单于。

但有一点,我们知道。

这位壶衍鞮单于,他是匈奴统一时期的倒数第三位单于。在他死后,仅仅只过了十年,匈奴就彻底分裂了。

所以,这位壶衍鞮单于,要是拿到中原王朝的历史上,大概就相当于是西汉的汉成帝、东汉的汉灵帝,或者明朝那位喜欢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反正不管怎么说,他基本上就算是最后的君主了。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哪一个政权,内部都会矛盾重重。

所以,当汉朝那边开始休养生息之后,匈奴这边,内部也开始出现各种矛盾。而在这之后,匈奴也打不动了,甚至他们连组团袭击汉朝边境都做不到了。这样一来,未来保持贸易,获得草原上无法获得的物资,匈奴就只能选择和汉朝恢复沟通,恢复贸易。

就这样,到了汉昭帝时代,匈奴和汉朝之间,反倒是重新有了联系。

而当双方开始重新沟通之后,汉朝很快就提出,要求释放苏武。最开始的时候,匈奴那边还不放人,所以就说苏武已经死了。但是后来,苏武当年的另一个手下常惠,这期间想办法见到了汉朝派过来的使节,告诉了使节苏武还没死。

所以最后,使节就跟匈奴单于说,汉朝皇帝在京城那边,收到了一只大雁,大雁的腿上绑了苏武的信,这证明苏武还活着。在这之后,匈奴那边才不得不把苏武接回来,让苏武重回汉朝。

就这样,在汉昭帝登基之后,双方又扯皮了将近六年的时间,苏武才终于回到了汉朝。

回到汉朝之后,苏武又活了二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苏武先是得到了整个汉朝的认可,被给予了非常崇高的地位。但是没过几年,在霍光和另外两位辅政大臣争权的时候,他又不幸被卷了进去,他的儿子也被人家以谋反罪处死。

再后来,等到汉宣帝登基之后,苏武又因为参与了拥立汉宣帝,而被再次升官,赐予了大量的财富。不过对于此时的苏武来说,所谓的名利,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此时的苏武,在汉朝已经连后代都没有了。

好在后来,汉宣帝知道这件事之后,还算是比较重视。后来,汉宣帝知道,苏武在匈奴那边还有一个儿子,所以就派人和匈奴联系,最后把苏武的儿子带了回来,算是给苏武继承了香火。而当苏武的这个匈奴儿子回来之后,没过几年,苏武便以八十高龄去世。

这就是苏武最后的结局。

自从苏武死后,在后来的历史上,苏武其实已经成了一个近似于符号一样的人。对于后世来说,苏武代表的,就是那种坚贞不屈,宁死不投降的品格。

那么为什么在后来的历史上,苏武的地位会这么高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汉朝需要有这样一个人。或者说,后来所有的中原王朝,都需要这样一个符号。

熟悉西汉历史的人,应该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汉武帝时期,曾经有很多汉朝大臣,都直接叛变去了匈奴。这些人,有的后来宣称是假投降,最后回到了汉朝。也有人最后真的就彻底投降了,一生都留在了匈奴。

这样的人,在当时真的不是一个两个。比如说那位著名的探险家张骞,就曾经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他就属于前者。而张骞在匈奴的时候,据说也留下过子嗣。

至于后者,那就更多了。比如说那位投降的将军李陵,以及汉武帝的那位小舅子李广利,最后就都投降了匈奴没回来。

如果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像李陵和李广利这样的人,自然是应该唾弃的,因为他们背叛了汉朝。

但问题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事情,大家其实并没有那么抵触。

因为当时大家没有国与国之间的概念。

在汉朝百姓看来,汉朝就是一个朝代,然后汉朝周围都是他的小弟,或者是一群野蛮人。因为没有明确的国家概念,所以投降这件事,界限就显得不那么明确。

因为当时的人,无法明确划分,谁是自己人,谁是敌人。哪种战争是对外战争,哪种战争是内战。

如果按照血缘关系来说,那匈奴其实也是自己人。因为从汉朝的史书来看,汉朝人认为,匈奴的祖先,是当年夏朝亡国之后,流放到草原上的夏朝王族后裔。而其他边疆政权,比如说羌族、夜郎、南越、东越,以及卫满朝鲜等政权,如果非要往根上追溯,他们可能也都有炎黄血脉。

所以如果从血缘关系来讨论,那么这些边疆政权,也都是自己人。汉朝和他们之间的战争,也都属于内战。

但是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讨论,这些边疆政权,和汉朝显然不是一回事。但同时,如果以国家为单位的话,那么汉朝和那些地方诸侯国的战争,到底又该怎么算呢?

所以,这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困扰着汉朝的统治阶层。如此一来,大家对于投降这件事的界定,也就不太一样。

而苏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苏武的故事,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标杆。汉朝的统治阶层,未必能严格说明白,什么样的战争算外战,什么样的战争算内战。但他们可以说,像苏武这样的人,就是对的。以后大家只要向苏武学习,那就可以了。

所以,自此之后,苏武就成了一个符号性质的人物。而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同样也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如此一来,苏武的故事,自然也就被广为流传,逐渐被后世所熟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关系,单于,汉武帝,匈奴,苏武,汉朝,故事,虞常,使臣,时候,汉武帝,匈奴,李广利,苏武,汉朝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系,单于,汉武帝,匈奴,苏武,汉朝,故事,虞常,使臣,时候,汉武帝,匈奴,李广利,苏武,汉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系,单于,汉武帝,匈奴,苏武,汉朝,故事,虞常,使臣,时候,汉武帝,匈奴,李广利,苏武,汉朝的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