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百年前一人多了句嘴,百年后事主找上门灭其国,孔子表现让人意外

百年前一人多了句嘴,百年后事主找上门灭其国,孔子表现让人意外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起家者,一生遵守礼制,讲究仁爱,拱卫周王,按照礼法谋事,因为这个他还和自己最好的朋友闹翻过,可以说自己的政治理想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因此他也非常反感诸侯之间的相互讨伐。

而这位万世师祖却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战争表达了赞同,这是为何呢?

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齐国灭纪国。

齐国跟纪国都是周朝的大分封诸侯国。春秋时期,齐国发展迅速,成为了春秋的霸主国,五霸首位的齐桓公当政时期不可一世。而在当时的山东半岛,纪国也有着不小的势力,疆域从寿光到烟台,发展好的时候几乎占了半个山东半岛。

而齐国为了灭掉纪国的这场战争,其实准备了数代人的时光。

在春秋时期的初期,这时候的齐国的国君叫齐僖公,齐国在稳定之后,开始逐渐发展,但是整体实力不算强大。而这个时候的齐国就已经想处理掉纪国了。当时的齐国在和郑国搞结盟,组建了一个军事联盟。

所以,齐僖公帮助郑庄公成为了春秋时期当时的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之一,当时,齐僖看重郑庄公的儿子忽,想把他招纳成女婿,但被太子忽已齐大非偶而拒绝掉了。

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配不上——郑国虽然暂时成为了军事联盟强盛的一方,但实际上自己明白得益于谁,论国家综合实力,还是齐国更强,毕竟郑国的历史没有齐国悠久,在很多方面的储蓄不够。

齐国为什么这么大公无私的帮郑国成为强国呢,其实有一个不情之请,就是关于想要郑国出手灭掉纪国。

但是郑国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齐国的意思,但这其中有一个大麻烦就是鲁国的态度。鲁国当时的领地在山东,和郑国相邻,两地唇亡齿寒,再者鲁国不敢让齐国把纪国吃掉,否则齐国自己无法抗衡,军事联盟就一边倒了,这是因为同时鲁国也是他们军事联盟的一份子,在这件事上鲁国和齐国是矛盾的。

因此当时的鲁国和纪国关系是很好的,比如说当时鲁桓公的姑姑就嫁到了纪国,但是鲁国跟齐国也有姻亲,鲁桓公娶了齐僖公的女儿文姜。

后来出了个不好看的事情,《春秋》上记载,当齐僖公跟郑庄公商议对宋国发起战争时,鲁桓公搞了一次阅兵,而说辞居然是文姜怀孕了——这不是摆明了气人呢吗?

齐僖公非常愤怒,他必须要去挑拨郑和鲁的关系。

齐僖公的办法很快出现了——军事联盟一次军事活动结束,胜利之后,大家当然要吃庆功宴,齐国作为东道主,看穿了当时人排位的一个小尴尬,于是将事就计,找来了鲁国来帮忙排席。

中国人的宴席很讲究,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就能看出来。

排资论座,上下席位乃至不同的方位,都有讲究,这是礼法。所以,问题出现了——作为东方礼仪大国的人,鲁国大夫排位子时,把代表郑国出席的太子忽排到了最后。

齐国发现的点在哪?一是诸侯等级:公侯伯子男,郑是伯爵。再加上太子忽岁数小,又只是太子,并非国君。

但排法归排法,但是春秋战国毕竟是实力说话,郑国是当时的强国,堂堂太子怎么可以排最后呢?这一下,郑国跟鲁国很不愉快。

齐僖公离间了郑鲁。郑国不会帮鲁国,鲁国没有郑国的帮忙,甚至还会反其道行之,再也不敢强行替纪国出头。而且同时,鲁国和齐国的姻亲关系加深,鲁桓公妻子文姜也生了儿子同。鲁国跟齐国关系加深,那么鲁国也不好明面上干预齐国的计划。

当然,鲁桓公想不到,在这件事上自己还有一个悲惨的情况的。

话说回来,纪国失去了庇护伞,这下怎么办。

转机出现了。平时安安分分的周天子在这个时候突然出面,请鲁国帮忙,迎娶了纪国国君的女儿。之前周天子招亲,往往会选择齐国的女人,而这次反其道而行之娶了对家的女人,这一手让齐国也懵了一下。

原来,近年来,齐国这些年老跟在郑国的后面,组成军事联盟之后目无礼法,把周王室也不放在眼里,所以周王对齐国和郑国非常恼怒,为了削弱齐国和郑国的气焰,周天子作此决定,想让齐国却步。

周天子还请鲁国作媒人,而鲁国是文化大国,这样是理所应当,但实际上鲁国也不是自愿,算是被周天子拉下水了。

这时候,齐僖公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所以当即决定对这个媒人下下手警告一下,谁知道仗还没落尾,郑庄公去世了,齐国最大的盟友出现了大的内乱,公子突抢了国君之位,太子忽被赶出国。

齐僖公赏识政国太子忽,没有多加考虑就想扶植流亡的太子,结果自然是和此时的郑国出现了裂痕。

最终,齐僖公觉得事不宜迟,不能拖下去了,立刻拉拢了宋卫燕三国,发动了对纪国的战争,而纪国此时能够拉拢的不仅是鲁国,还有内乱的郑国。自然,齐国没办法打败自己的老盟友。

齐僖公含恨而终,齐襄公接手父亲遗愿。他先是弄死了鲁桓公,继而鲁国的新国君变成鲁庄公,鲁庄公和他关系深厚。另外齐襄公还帮助郑国平定内乱,跟郑国恢复了关系,曾经的两个大国又被齐国拉了回来,很明显,纪国难以抵御了。

纪国灭亡的时候终于到了。

公元前693年,齐国进攻纪国,夺取纪国的郱、鄑、郚三邑。两年后,齐国又拿下纪国的酅邑。再一年后,纪国灭国。这场战争怎么看,都可以说是不道义的战争,它蔑视礼法,随意吞并,不把周王室看在眼里。

但是《春秋》里并没有记载这场战争,而是说“纪侯大去其国”。孔子在替齐襄公避讳,显而易见。也就是说,孔子不反对这场战争。

再一个,为什么齐国一直想纪国呢?

一百六十年前,周天子周夷王把齐国国君齐哀公放到鼎里煮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他觉得齐哀公这个人沉迷游猎,不务正业。但怎么说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啊——问题来了,当时的记载说:哀公烹乎周,纪侯谮之。意思就是这件事是纪国国公参与煽风点火的。所以,这是一次复仇,为祖先的复仇。

孔子虽然仁爱,但提倡孝道,同时赞同如果没有礼法的限制和组织争议,为祖先复仇是正当的行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关系,鲁桓公,国君,军事,其国,太子,战争,郑国,齐国,鲁国,观点评论,齐僖公,纪国,郑国,齐国,鲁国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系,鲁桓公,国君,军事,其国,太子,战争,郑国,齐国,鲁国,观点评论,齐僖公,纪国,郑国,齐国,鲁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系,鲁桓公,国君,军事,其国,太子,战争,郑国,齐国,鲁国,观点评论,齐僖公,纪国,郑国,齐国,鲁国的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