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三星堆重大发掘中,这4件文物印证了古蜀国,《山海经》所言不假

三星堆重大发掘中,这4件文物印证了古蜀国,《山海经》所言不假

看三星堆的历史,还是要从文物入手比较好。

我们来看第一件文物:青铜神树。

这件文物的外观特点十分明显,这棵树是纯青铜打造的,上下分成了3层。每层有3只神鸟,一共有9只神鸟。

但是最顶部有明显断裂的痕迹,所以据推测,最顶部应该还有1只神鸟,期待进一步的挖掘工作。

这就验证了“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的神奇现象。在《山海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

《山海经》的作者不详,目前推测是战国时期,楚国或者巴蜀地区的人所写。其中海外东经所写的是海外从东南角到东北角地区的一些神奇故事。

其实你去读《山海经》,会觉得这里面写的东西各种荒诞不经,完全不是人类所能认知的范围,因此有人将其归类于志怪类小说。

但是这次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居然验证了《山海经》里的这段话。这棵青铜神树,显然就是《山海经》里的扶桑树嘛!

而且这里介绍的是东方地区的一些神奇事情,由此可见,极有可能是蜀地的人对东方出现的一些事情的记载。尽管夸张,但现在也有迹可循了。

第二件文物:青铜大面具。

青铜面具的样貌十分夸张,让人看了不寒而栗。其中有3副面具的眼睛特别突出,而且耳朵也大,所以被大家称之为“千里眼和顺风耳”。

在《蜀王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

解释下来就是说古蜀国的国王,开国之君叫蚕丛,后来又有柏灌和鱼凫。这三代君王都活了几百岁,甚至达到了不死成神的地步。

这当然夸张了,可以这么解释,蚕丛只是一个家族的称呼,他们世代作为古蜀国国君统治蜀地,长达数百年时间。

这里讲述的古蜀国国王蚕丛,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纵目”。啥是纵目呢?就是眼珠子严重突出,这一点和三星堆出土的这3副青铜大面具极为相似。

在《华阳国志》中,就有对蚕丛的描述:

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华阳国志》

因此可以佐证一点,三星堆极有可能出现在蚕丛统治之后的古蜀国。大家出于对先祖蚕丛的纪念,所以打造了这样的青铜面具。

此外,《华阳国志》里还有这样的记载:

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华阳国志》

这就是说蚕丛死后,让国人打造了石头棺椁来安葬自己。后来人看到这样的棺椁,都说这些是纵目人的坟墓。

由此可见,纵目人是一个群体,而不是某一个人。这也佐证了我的推测,蚕丛极有可能是某一个家族的代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世代都是纵目人。

既然三星堆崇拜的是蚕丛这样的先祖,而蚕丛是古蜀国的国君。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三星堆就是古蜀国遗留下来的产物。

第三件文物:金乌。

青铜神鸟,也是三星堆文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著名的青铜神树上,就有九只神态各异的鸟,取名为金乌。

所谓金乌就是背着太阳走的鸟,这就跟上古神话后羿射日联系了起来。在神话故事中,后羿射中了9个太阳,只留下了1个。在青铜古树上,9只金乌都在底下,唯独一只断掉的,可能在顶上。

《山海经》中虽然没有提到过后羿射日的故事,但是确实提到了后羿这个人:

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海内经》

因此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撰写《淮南子》的时候,就以《山海经》中的记载作为基础,传说作为蓝本,把后羿射日的故事做了一个总结: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淮南子,本经训》

所以说,三星堆文明中,应该也有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否则不会那么巧合。又是金乌,又是10个太阳。

因此,我个人推测,三星堆文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古蜀国文明。古蜀国文明应该是依托于中原华夏文明而存在的一种部落文明。

只不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古蜀国的文明和中原文明,在很少的时间内是有沟通交流的。这就造成了古蜀国文明的独特性。可就算交流再少,也是有交流的,所以也就造成了三星堆文明中带有中原文明的影子。

第四件文物:青铜鱼鹰。

此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鸟中,还有一种跟鱼鹰有些类似,其实这种鸟,所纪念的应该就是古蜀国的另外一位君王鱼凫。

凫,水鸟也,鱼凫就是捕鱼的水鸟。而鱼凫恰好又是古蜀国的第二任国君,由此可见,三星堆文明不仅在蚕丛之后,也在鱼凫之后。

这些青铜鱼鹰,其实就是为了纪念鱼凫国君。在《蜀王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鱼凫田于滋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渝。---《蜀王本纪》

鱼凫其实也不是某一个人,也是一个时代的统治者的统称。或许同样是一个家族,在史料中,鱼凫主要教会了当地人捕鱼,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

所以我认为,在鱼凫时代,是古蜀国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时代。蚕丛时代教会了大家养蚕织布,所以大家有了衣服。而鱼凫时代教会大家捕鱼,因此大家有了水产品可以吃。

衣食父母,对古蜀国的百姓来说,指的就是蚕丛和鱼凫。难怪直到唐朝,李白还写诗纪念这两位古蜀国的仙王,其实就是对古蜀国先辈们的一种怀念。

总结:三星堆的历史,大概率就是古蜀国的文化遗址。

从目前开发的情况来看,三星堆应该就是纪念古蜀国国王的一个祭祀坑。坑内的大量文物,印证了古蜀国国君蚕丛、鱼凫的故事。

同时也有文物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结合碳十四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这个祭祀坑形成于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左右。

而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和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恰好就是在这个时期。

因此,我们可以给出结论,夏商时期,已经和古蜀国取得了一定的文化联络。尤其是到了周朝初年,武王伐纣时期(公元前1046年左右),更是得到了蜀军的支持。

《尚书·牧誓》中,对武王伐纣,有这样的记载: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也就是说 在公元前1046年,帮助武王伐纣的队伍中,就有蜀国的力量。由此可见,这个时期,蜀地文明已经和中原周王朝的文明取得了切实的联系。

而三星堆目前考古的发现,最迟的文明大概出现在公元前1100年,距离武王伐纣,不过50年左右。如果进一步发掘,或许还能找到公元前1100年以后的一些文物。

就目前的文物发现,我们可以做出一个推断,古蜀国和中原文明,至少在周朝初年,就已经取得了联络,而且是结盟关系。

参考资料:《蜀王本纪》、《淮南子》、《尚书》、《山海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三星堆,山海经,国君,面具,青铜,古蜀国,金乌,文明,鱼凫,文物,观点评论,三星堆,山海经,蚕丛,青铜,蜀国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三星堆,山海经,国君,面具,青铜,古蜀国,金乌,文明,鱼凫,文物,观点评论,三星堆,山海经,蚕丛,青铜,蜀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三星堆,山海经,国君,面具,青铜,古蜀国,金乌,文明,鱼凫,文物,观点评论,三星堆,山海经,蚕丛,青铜,蜀国的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