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汉武帝都没能彻底打服的匈奴,为何到了汉宣帝时期,主动投降了?

汉武帝都没能彻底打服的匈奴,为何到了汉宣帝时期,主动投降了?

公元前60年,也就是在汉宣帝在位时期,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匈奴的日逐王,带着麾下数万部众,直接投降了匈奴。

在之前的历史上,西汉也曾经接受过不止一位匈奴王的投降。最早的一次,可以追溯到当年汉景帝时期。据说当时对于匈奴投降这件事,汉朝高层还曾经产生了很大争议。汉景帝主张接受,而丞相周亚夫则是主张斩尽杀绝。

因为这件事,周亚夫还和汉景帝闹得很不愉快,后来也间接导致周亚夫活活饿死了。

再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等到汉朝和匈奴大规模开战之后,投降的匈奴王就更多了。比如当年霍去病攻略河西走廊的时候,直接迫使当地的匈奴王全部投降。而不投降的匈奴王,基本上就都被霍去病给干掉了。

所以,在经历过多次类似事件之后,汉朝对于匈奴王投降这件事,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当时的汉朝百姓,也没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

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却似乎不是这样的。

这位日逐王的投降,其实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自此之后,昔日强大的匈奴,再也无法和汉朝正面为敌。此后的两百年时间里,整个匈奴都开始逐渐归降,然后逐渐被汉朝内迁同化。哪怕是后来到了西汉末期,中原内部乱的一塌糊涂,匈奴最多也就是暂时独立。

但等到东汉开国之后,东汉很快就再次把匈奴给打压了下去。后来,大部分匈奴人,都只能彻底投降。少部分不愿意投降的匈奴人,接下来也没法继续留在草原上生活。后来他们就远走他乡,逐渐西迁,最后就去了欧洲那边。

而匈奴的没落,严格来说,其实就是从日逐王投降开始的。

那么,为什么一位匈奴王的投降,会对匈奴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到底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这位匈奴王会投降汉朝?为啥之前汉武帝倾尽国力,也没能彻底打服的汉朝,在汉宣帝手上会彻底臣服呢?

这个故事,其实得从当年漠北之战结束的时候开始说起。

汉武帝在位时期,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消灭了大量的匈奴主力。最后,在卫青和霍去病两位顶尖名将的带领下,汉朝军队终于杀入了漠北老窝,差一点就彻底解决了匈奴问题。

但差一点,终究还是未能建全功。

在这场漠北之战当中,汉朝其实有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抓住那位匈奴单于。

这事其实得怪那位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当时汉朝大体上分兵两路,一路由卫青统领,直接进攻单于本部。另一路由霍去病统领,打匈奴的左贤王。霍去病那边不用多说,最后不但击败了左贤王,而且还封狼居胥,最后打穿了匈奴全境。

而卫青这边,虽然也取得了较大的胜利,重创了单于本部。但是在最后合围的时候,因为那位飞将军李广迷路了,导致原有的包围圈没有彻底封死。所以最后,那位匈奴单于,就从这个缺口处逃走了。

因为没抓住单于,战争结束之后,匈奴这边依然还有主心骨,所以就开始龟缩漠北,恢复实力。而汉朝那边,在这场战争结束两年之后,霍去病就死了。而霍去病死后,汉朝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种擅长率领大规模骑兵军团,进行大纵深穿插作战的将军。

所以,霍去病去世之后,汉武帝就只能暂时放弃了对匈奴作战。因为没了霍去病之后,汉朝骑兵很难再杀入漠北深处。而如此一来,此后二十年的时间里,匈奴自然也就有了龟缩漠北,不断恢复的时间。

汉朝和匈奴打漠北之战的时候,这时候匈奴这边,是伊稚斜单于在位。而漠北之战结束以后,没过几年,这位伊稚斜单于就去世了。

在匈奴的历史上,这位伊稚斜单于,可谓是真正的转折之君。在他之前,匈奴一直在走上坡路。从当年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开始,整整上百年的时间里,匈奴才换了四位单于。可是在他去世之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匈奴就换了五位单于!

如此频繁的换单于,这对于匈奴内部的实力恢复,自然是很不利的。而且,在这期间,匈奴内部也出现过主少国疑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自然就进一步加速了匈奴内部的分裂。

要知道,匈奴这边,实行的本来就是分封制,大概相当于当年西周时期的体制。这种体制下,匈奴政权的凝聚力,本来就不如西汉这边的大一统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一旦匈奴王庭衰落,单于年幼,那匈奴内部的各个匈奴王,自然也会有独立的想法。

所以,到了汉武帝晚年的时候,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汉朝又积攒的大量的战马。这个时候的汉朝,其实是有机会对匈奴进行灭国级打击的。但问题是,到了这个阶段,匈奴的好运气却似乎来了。

因为在这之后,汉朝那边的主帅,换成了一个叫李广利的人。

和当年的卫青霍去病相比,李广利的统帅能力,无疑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二十年之后,当匈奴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再次走出漠北,和汉朝进行交战的时候。匈奴人忽然发现:这时候的汉朝,和二十年前相比,战斗力下降了好几个台阶。

汉朝这边的强弱,对匈奴那边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

在李广利领兵和匈奴开战之前,匈奴那边,已经连续换了五位单于。当时在位的单于,叫做且鞮侯单于。再次开战之前,这位且鞮侯单于自己,都对汉朝感到恐惧。甚至于这位且鞮侯单于刚刚上位的时候,还主动释放了之前扣押的汉朝使者,想要对汉朝示好。

也正是因为这位单于主动示好,当时汉武帝就派了一个使团,去匈奴那边恢复外交关系。而这个使团的负责人,就是苏武,苏武牧羊的那个苏武。

不过,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使团到了匈奴之后,没过多久,匈奴就发生了内乱。当时一个叫虞常的人,打算指挥手下,绑架单于他妈,顺便刺杀单于。有意思的是,这个虞常当时手底下能用的人,只有七十多个人。

所以后来,虞常觉得,自己手底下人太少,就找使团这边联系,希望使团能够帮他一起刺杀单于。而再之后,这个刺杀计划提前暴露,单于直接下令抓了所有人。而作为使团正使的苏武,后来也就被匈奴扣押。

这一扣押,就是整整十九年的时间。

对于苏武牧羊的这个故事,大家都比较熟。但从这个故事当中,也能暴露出匈奴那边的虚弱。要知道,当时虞常手底下,只有七十多个人,就敢准备刺杀单于!这种事情,在之前匈奴强大的时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生的!

而且接下来,因为匈奴扣押了汉朝的使团,汉匈双方再次交战。在交战过程当中,李广的孙子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就直接杀入了匈奴腹地。而且,靠着这五千步兵,李陵硬是正面挡住了数万匈奴骑兵的进攻。

这事要是放到后来的历史上,几乎就是不可想象的。在后来的几个中原王朝的历史上,想要挡住几万骑兵的进攻,中原王朝至少得拿出几十万边军才行。可是放到汉朝,李陵却硬是用五千步兵,就完成了这个战绩。

对此,我们只能说,李陵的指挥能力,确实比较强。但同时,这也从侧面证明,当时的匈奴,到底衰落到了何种程度。

如此虚弱的匈奴,如果换做霍去病来指挥的话,本该轻易灭国才对。但离谱的是,因为李广利的指挥水平太差,此后的几年里,汉朝非但没能灭掉匈奴,反倒是连续损兵折将。而这样一来,匈奴那边反倒是越打越兴奋了。

这时候的且鞮侯单于,大概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不是我们匈奴太弱,而是因为之前卫青和霍去病太强了!那如今这两个牛人都不在了,匈奴自然又能天下无敌了。

所以在汉武帝晚年时期,匈奴反倒是重新走出了漠北,开始再次扩张。而到了汉武帝在位末期的时候,因为汉朝高层发生了巫蛊之祸,导致汉朝进一步停止了对外战争。这些事情,都让匈奴那边,可以更好的恢复了。

就这样,在这段历史上,且鞮侯单于完成了匈奴的恢复,重新和汉朝开战。然后没过几年,他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狐姑鹿单于接班。这位狐姑鹿单于也比较能打,就是他在位期间,匈奴大败李广利,全歼了李广利麾下的七万汉家精锐。

自此之后,汉朝那边的骑兵传承,就出现了断层。当年卫青霍去病带出来的老底子,基本上都被打的差不多了。

在匈奴的历史上,这位狐姑鹿单于,应该算是一个中兴之主。正是他在位时期,匈奴再次走出了漠北,占领漠南,并且开始重新接近河西走廊一带。唯一可惜的是,匈奴那边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否则的话,这位狐姑鹿单于的故事,应该也是非常传奇的。

不过,就算是再厉害的中兴之主,也没办法改变一个政权的衰落。在中原这边是这样,在匈奴那边也是这样。这位狐姑鹿单于,或许能够在战场上,全歼李广利统领的七万汉家精锐。但他却无法解决匈奴内部的很多问题。

比如各大匈奴王的分裂倾向,以及愈演愈烈的阶级矛盾问题。匈奴那边,因为还是奴隶制社会,所以矛盾主体,就是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虽然匈奴在前线打赢了汉朝,但是得到的战争成果,却都归了那些匈奴王和匈奴贵族。

而那些普通的匈奴人,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非但得不到好处,他们还得为了那些匈奴高层,去和汉朝拼命。

所以接下来,匈奴内部的凝聚力,越来越差。在边境这边,很多匈奴人和小型的匈奴部落,也开始逐渐有了投降汉朝的想法。

这就为后来匈奴的分裂,埋下了一个伏笔。

就这样,在狐姑鹿单于在位后期,汉武帝去世了。而在汉武帝去世两年之后,狐姑鹿单于也死了,然后匈奴那边,换上了他的儿子壶衍鞮单于在位。

对于这位壶衍鞮单于,史书上是真的没多少记载。因为匈奴那边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而且汉朝在这期间,一直在休养生息,和匈奴那边也很少交流。

不过,在这位壶衍鞮单于在位期间,汉朝却奇迹般的和匈奴恢复了外交关系。也就是他在位期间,匈奴那边,释放了扣押多年的苏武。而且,汉朝和匈奴之间,还开始有了一定的贸易往来。

对此,后世史学家认为,应该是此时的匈奴内部,矛盾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面对这些矛盾,壶衍鞮单于无力解决。如此一来,他自然也无力和汉朝开战。同时,为了化解内部矛盾,解决内部的贸易需求,匈奴就只能向汉朝低头,和汉朝建立商业往来。

这种情况,其实也不光是匈奴自己的问题。后来的几个北方游牧政权,也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因为草原文明的生产结构比较单一,而类似于食盐、茶叶以及丝绸布帛之类的东西,他们那边是不产的!

这些物资,对于草原文明来说,同样也是必需品。所以,当草原政权强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南下劫掠,解决问题。而当草原政权衰落,无力抢劫的时候,那就只能和中原政权低头,通过商业贸易来获得物资。

至于说不抢也不买,完全保持独立,不好意思,这件事匈奴肯定做不到。因为这些物资,都是生活必需品,甚至可以说是生命必需品。没有这些东西,匈奴人就活不下去。到时候都不用汉朝去打他们,匈奴自己就崩溃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壶衍鞮单于和汉朝的和解,估计也是无奈之举。

就这样,壶衍鞮单于在位十八年。就是他在位期间,汉朝的那位大权臣霍光,全面掌权。然后,汉昭帝死了,后来霍光又拥立了汉宣帝。而在壶衍鞮单于去世的那一年,汉朝这边,恰好霍光也死了。

霍光去世之后,汉朝这边,接下来的历史主线,就是汉宣帝清理霍家,然后重掌大权。从霍光去世,一直到汉宣帝杀光霍家,其实只过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不过,干掉霍家之后,接下来汉宣帝其实还花了几年的时间,来逐一清理霍光当年提拔的那些大臣,彻底清除霍光的影响力。

而等到汉宣帝彻底坐稳皇位之后,没过多久,西边的西羌又造反了。所以在这之后,汉朝又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彻底解决西羌问题。虽然这期间直接打仗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战前沟通,以及战后安置和管理问题,还是花了汉朝不少时间。

因为汉朝这期间事情一直比较多,不太可能抽出主力军队,来正面进攻匈奴。所以接下来,汉朝对于匈奴这边,就开始用正常的防守和分化打击策略。

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匈奴分裂的剧本,逐渐开始上演了。

壶衍鞮单于去世之后,接班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这位新上位的单于,叫做虚闾权渠单于。

这里多说一句,匈奴那边,并没有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草原民族更信奉实力为尊,所以很多时候,单于的儿子和兄弟,其实都有继承权。至于最后由谁来继承,那就看谁拳头更大了。

当然,为了确保匈奴不会因为争夺继承权而内乱,匈奴这边也发明了一套很有意思的接班制度,这就是左右贤王制度。在这套制度下,老单于虽然不会制定一个太子,但是却可以让自己最中意的继承人,担任左贤王。

在匈奴的所有王里面,左贤王和右贤王的实力最强。这两个王所掌握的部众,仅次于单于本人。所以,在匈奴内部,左贤王和右贤王的拳头,也就仅次于单于本人。

在这套制度下,匈奴的老单于,虽然不会立太子之类的东西,但却可以指定自己最中意的继承人,去担任左贤王或者右贤王。而一般情况下,左贤王的实力会高于右贤王。所以后来,左贤王就成了匈奴的‘另类太子’。

但同时,左贤王的人选,并不一定是匈奴单于的儿子,也有可能是弟弟。毕竟,如果匈奴单于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左贤王,而单于的儿子,恰好又比较年幼,无法管理部众。这样一来,单于就等于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了。

总之,壶衍鞮单于去世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比较年幼,或者资历比较浅。担任左贤王的人,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

所以,壶衍鞮单于去世之后,最后上位的,是他的弟弟虚闾权渠单于。

这种情况,在之前的匈奴历史上,倒也不是没发生过。比如说当年那位和卫青霍去病对打的伊稚斜单于,就是以弟弟的身份上位的。而且,那位伊稚斜单于,还是在带领部众击败他哥哥的长子之后,才正式上位的。

要是放在中原这边,这个剧情,其实就等同于后来朱棣抢朱允炆的皇位。

因为这种事情,曾经发生过好几次。所以当时的匈奴贵族,也是比较能接受的。但对于这个结果,有一个人,却表现的非常不满。

这个人,就是前任单于的妻子。

在中原这边,皇帝的正妻叫做皇后。而在匈奴那边,单于的正妻,则是叫做颛渠阏氏。

所以,接下来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哥哥去世了,然后弟弟接班。但这样一来,嫂子就不愿意了。因为对于嫂子来说,嫂子肯定更希望自己儿子接班。

但同时,匈奴那边还有一个特殊的传统,就是哥哥去世之后,弟弟会娶哥哥的女人。所以,匈奴那位老单于去世之后,嫂子就成了弟弟的皇后。如此一来,在弟弟上位之后,这个嫂子依然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

同时,这个嫂子她爹,当时在匈奴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理解成是中原这边的御林军统领。

如此一来,弟弟上位之后,自然就感觉受到了掣肘。于是再之后,弟弟就以新单于的身份,直接废了嫂子的皇后之位。

这件事,成了后来匈奴分裂的导火索。

就这样,在废了嫂子之后,弟弟彻底坐稳了单于之位。但到了这个时候,匈奴内部已经是矛盾重重,各大匈奴王的自立倾向,已经是昭然若揭。

所以接下来,这个新上位的弟弟单于,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战争转移矛盾。当时这个弟弟单于,就把矛头指向了汉朝。他从匈奴各部抽调军队,然后组成了一支一万人左右的军队,去袭击汉朝边境。

但结果,就在这支军队刚刚接近汉朝边境之后,匈奴这边就出现了叛逃现象。有三个匈奴人,直接脱离了大部队,提前投降了汉朝。而汉朝这边,也就因此得知了消息,开始迅速防备起来。

所以最终,这位弟弟单于的计划,只能是无功而返。

这类剧情,其实在中原这边的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多次。新皇帝和前朝太后争权,然后发动政变囚禁太后。或者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这种招数,都是中原皇帝玩烂了的手段。

而在中原王朝的史书上,对于这种手段失败的结果,也有很多记载。

一旦对外战争失败,矛盾没能成功转移,那么接下来,政权内部的矛盾,就会越发激烈。

当时的匈奴那边,也是如此。因为这场军事行动无功而返,单于的威信,进一步下降。而且,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匈奴那边发生了一场天灾。那一年,匈奴下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直接冻死了匈奴大部分牲畜。

如此一来,匈奴的底层百姓,自然活的更难了。同时,匈奴内部的统治矛盾,也即将到了爆发的程度。放到中原王朝这边,那就是王朝末期发生天灾,然后即将爆发农民起义。

而在匈奴那边,这个剧本也没怎么变。

在那一年的天灾之后,因为很多匈奴底层百姓,彻底活不了了。所以接下来,很多小型匈奴部落,就是进行反抗。他们要么直接集体投降汉朝,要么就地起兵造反,开始反抗上面的那些匈奴王。

面对这种局面,这位弟弟单于,虽然四处调兵救火,但最后依然无法解决问题。此后的几年里,匈奴内部开始四处爆发起义。而为了镇压起义,单于本部,不得不给那些地方匈奴王更多的权力。再之后,那些地方匈奴王,就可以进一步独立了。

这个剧本,几乎和东汉末年的剧情,一模一样。

就这样,镇压了几年之后,这位弟弟单于也死了。而在这位弟弟单于死后,匈奴的高层矛盾,也开始彻底爆发了。

简单来说,弟弟单于死后,匈奴贵族开始举行集体会议,讨论接下来谁做新的单于。在这个时候,之前被废的那个嫂子,就突然跳了出来,基本相当于发动了政变。借助她的影响力,再加上她娘家又有兵权,所以就迅速控制了匈奴中央。

然后,这个嫂子就选择拥立了右贤王。之所以选择这个右贤王,主要是因为之前两人有私情。

就这样,最后,这位右贤王被扶上了单于之位,后世史称‘握衍朐鞮单于’。

而这位右贤王上位之后,为了坐稳单于之位,自然开始大肆清理前单于留下来的势力。此后,在他的屠刀之前,那位弟弟单于留下来的很多高层贵族,都遭到了屠杀。而那位嫂子家的很多娘家人,则纷纷得到重用。

这种事情,放到中原这边,一般称之为某某宫变。

而这场宫变发生之后,那些原本已经势大的地方匈奴王,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接下来的剧本,大致就是几个匈奴王,开始起兵讨伐他,说他得位不正。

就这样,匈奴内战正式开始了。

而在这场内战开始之后,匈奴内部的日逐王先贤掸,很快就落了下风。这个先贤掸,他爷爷就是当年囚禁苏武的那个且鞮侯单于。而且鞮侯单于去世之后,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这个先贤掸他爹接班。但是后来,因为他的伯父实力比较强,所以他爹就退位了。

再之后,他的伯父狐姑鹿单于上位,成了匈奴的中兴之主,开始和李广利对打。至于他爹,退位之后,导致也没被斩尽杀绝,反倒是成了匈奴的左贤王。

而等到他爹去世之后,按照匈奴这边的惯例,左贤王的位置是不能世袭的。所以后来,左贤王的位置,就被封给了那个弟弟单于。至于先贤掸,则是被封为日逐王。

虽然有点家道中落的意思,但到了先贤掸这一代,他手里依然还是掌握了一个大部族,麾下有数万人。所以,当匈奴内战爆发之后,这位日逐王的部族,也成了匈奴的一股重要力量。

但问题是,这位日逐王,当年和右贤王有点矛盾。所以,等到那个右贤王上位之后,他就天然成了单于要清理的对象。当时单于本部的实力还很强,日逐王根本就打不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建议,日逐王可以投靠汉朝。

然后,在匈奴这边饱受打压的日逐王,最后同意了这个建议,正式向汉朝投降。

这就是那位日逐王投降的历史背景。

一个匈奴王,带着几万匈奴部众,主动投降汉朝。这在之前的匈奴历史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哪怕是当年的汉武帝时代,也是把刀架在人家脖子上,才逼着人家投降。

而接下来,日逐王的投降,仿佛是一个开始。在这之后,匈奴内战开始愈演愈烈,单于本部开始和几位地方匈奴王相互攻伐。越来越多的匈奴部落,开始主动投降汉朝。

就这样,两年之后,匈奴内部的一些地方匈奴王,推举之前那个弟弟单于的儿子,做新的单于,这就是呼韩邪单于。就这样,一时之间,匈奴内部就出现了两个匈奴王。再之后,这位呼韩邪单于,就带兵去进攻了单于本部,很快就击败了那位握衍朐鞮单于。

而这位末代单于被击败之后,直接逃往匈奴的右贤王所部,打算再次带兵回来复仇。但结果,右贤王那边根本不搭理他。所以最终,这位匈奴统一时期的末代单于,走投无路之下,只能自杀而死。

而这位末代单于的死,仿佛成了一个信号,标志着匈奴彻底分崩离析。此后,呼韩邪单于虽然取得了胜利,重新控制了匈奴王庭。但其他匈奴地方匈奴王,却依然不服他。

于是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先后又有四位单于,拥兵自立。一时之间,匈奴内部竟然出现了五位单于!

这也就是历史上的‘五单于并立’。

而随着匈奴内部彻底分裂,属于汉朝的机会,自然也就彻底来了。此后的十多年里,汉朝这边,一边大量招降匈奴部众,减少匈奴整体的人口。另一边则是在挑唆匈奴继续内斗,不断消耗匈奴实力。

除此之外,因为匈奴开始内战,汉朝还趁势在西域那边,建立了西域都护府。而随着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匈奴对西域的影响力,彻底被斩断。

再之后,汉朝这边开始支持五单于之一的呼韩邪单于。而为了得到汉朝的支持,后来这位呼韩邪单于,也就直接投降了汉朝,正式对汉朝称臣。后来,他还直接去了长安,对汉宣帝行了跪拜之礼。

因为这位呼韩邪单于彻底称臣,接下来,汉朝自然也就开始支持他,击败其他几位单于。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汉朝也没忘了往匈奴那边掺沙子,不断同化那些匈奴人。

就这样,十年之后,这位呼韩邪单于,终于再次统一了匈奴。不过那个时候的匈奴,已经被汉朝渗透的差不多了。整个匈奴,都已经近乎成了汉朝的附属国。

顺便说一句,在那之后,呼韩邪单于又来汉朝这边朝拜了一次。不过那个时候,汉朝这边在位的,已经不是汉宣帝,而是汉元帝了。而在那次朝拜过程当中,汉朝为了强化对匈奴的控制,同时匈奴也想和汉朝加深关系,所以最后,汉朝就恢复了和亲政策,让一个宫女装作公主,嫁到了匈奴。

那个宫女,就是著名的王昭君。而那个故事,就叫做昭君出塞。

所以,从整个过程来看,真正灭掉匈奴的,其实并不是汉宣帝或者汉武帝,而是匈奴自身的内战。如果匈奴自身没有内乱,就算汉朝再强,其实也很难灭掉匈奴,最多也就只能把他们打回漠北。

当然,匈奴的内战,似乎也不是一两个明君就能解决的。毕竟,在古代的社会体制下,一个政权建立一百多年以后,内部矛盾一定会逐渐激化。这个趋势,其实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真正灭掉匈奴的,其实还是匈奴自身的矛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汉宣帝,单于,汉武帝,主动,投降,时期,匈奴,霍去病,汉朝,时候,汉宣帝,匈奴,汉朝,匈奴王,左贤王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汉宣帝,单于,汉武帝,主动,投降,时期,匈奴,霍去病,汉朝,时候,汉宣帝,匈奴,汉朝,匈奴王,左贤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汉宣帝,单于,汉武帝,主动,投降,时期,匈奴,霍去病,汉朝,时候,汉宣帝,匈奴,汉朝,匈奴王,左贤王的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