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从韩信到邓艾,贯穿三汉的“军事山脉挑战”中的众多奇谋

从韩信到邓艾,贯穿三汉的“军事山脉挑战”中的众多奇谋

一般认为,广义的汉朝包含西汉、东汉和季汉(蜀汉)。而汉之所以为“汉”,最初是因为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中王”,封地为汉中、巴蜀,所以建国后以汉为名。

纵观三汉,可以说是起自汉中巴蜀,也最终灭于汉中巴蜀。可谓君以此兴,必以此灭。

就军事战争而论,三汉是起自韩信的“还定三秦、暗度陈仓”,灭于邓艾的“偷渡阴平”。这两大战役或者说奇谋,实质也是相通的,可谓出来混总归要还,而且是以同样的方式还回去。

具体到这两大奇谋,它们都是面临“军事山脉挑战”所采取的高效解决方案,其军事精髓是:

通过敌方意想不到的进军路线,迅速翻越当面的巨大山脉,实现迅速进军、神兵天降到敌方腹心地区,并通过快速决战奠定胜局。

韩信还定三秦,是通过当时尚不为社会所熟知的“陈仓道”,章邯既然连陈仓道的存在都不知晓,自然不可能提前在此防备。

邓艾偷渡阴平,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伐山开道,凭空开辟出一条路线,实现从汉中到蜀中的秘密进军,那蜀汉方面自然也无从想到。

同样的奇谋精髓,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如法炮制,他利用陈馀的轻敌心理,迅速翻越太行山脉。

韩信也通过这两战,并以秦岭、太行中国这两个最巨大、最重要、最困难的军事山脉,给出了“军事山脉挑战”的最高效、理想的解决方案,堪称“兵仙”天花板。

东汉初期刘秀平定陇西隗嚣、巴蜀公孙述,实质也是面临“军事山脉挑战”,这次是陇山和蜀山(指蜀地山脉,非峨眉山)。

其中来歙开创性运用“伐山开道”之法,实现从关中平原翻越陇山,快速进军到陇西平原,正是这个奇谋,最终重创了隗嚣势力。

而岑彭避开蜀中防守正面,从侧面千里迂回,迅速挺进到成都腹心,也是最终攻灭公孙述的奇谋、亮点。

对比之下,刘秀进攻陇山、蜀山,与韩信进攻秦岭、太行,虽然同属“军事山脉挑战”,解决精髓也相同,但它们也存在区别。

表面看韩信是自南向北翻越秦岭、自东向西翻越太行,实际则是韩信占据“上游”优势,即从地理高处向低处挺进,从多山脉地形向少山脉甚至平原地形俯冲。

说白了,就是“西高东低、西永制东”的军事地理规律。

而刘秀则是“反向挑战”,他是从平原地形逆势而上,仰面进攻山脉地形。

不能说后者的军事挑战难度就一定超过前者,但对防守方来说,坐拥陇山、蜀山这类易守难攻、人力难以征服的大地理优势,会让进攻方的正面进攻更容易无从推进、无计可施,从而被迫采用暗度、偷渡、迂回等能够实现神兵天降的奇谋。

拓开点讲,韩信针对秦岭、太行的解决方案,自然是高效的,但显然不是唯一的,在韩信之前,秦国曾经花了近七十年、自西向东打通秦岭山脉、崤函通道(以宜阳之战为结束东出的标志),花了近四十年打通太行山脉(以阏与之战、长平之战等为标志)。

就算都很低效吧,但它至少也是解决方案,秦国就是凭借西高东低的地理优势、正面步步推进,最终实现了六合一统。

山东六国正是输在这个军事地理上,且不说实力有差,就算实力相当,西上仰攻、防守秦国也是困难重重、胜率较低。

西汉与刘邦、韩信,有着秦国的先行经验,照此复制也能大概率实现一统,只不过时间、效率可就难说了。

而刘秀面临的情况,则要比山东六国仰攻秦国更加困难,陇山、蜀山的山体地形、雄关天险,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面进攻、步步推进不能说一定不能成功,但时间、人力成本也是可以想见的。

作为对比,刘备入蜀就是采用正面推进的做法,即使有内应协助,前后也花了三年多时间,论效率还不如刘秀。

而邓艾钟会灭蜀,如果没有邓艾的偷渡奇谋,正面相持于剑阁的魏军大概率只能选择撤军,灭蜀自然无从谈起。

以上都说明,自汉中进攻陇西、巴蜀这种“反向军事山脉挑战”,因为正面推进的难度极大、效率极低,甚至胜败都在两说之间,所以,选择偷渡奇谋更加势在必行、不二之选,也是毋庸置疑的高效解决方案。

是因为高效才选择冒险,也是因为,不如此只会花费更多时间、人力成本,甚至还不一定能够取胜。

至于秘密翻越山脉、进军到敌方腹心,自然是一个极度冒险的军事行为,甚至都不符合兵法常理。

往好听了说,这叫偷渡奇谋、出其不意、神兵天降,往难听了说,则是孤军深入、自行送死、有去无回,一旦敌方提前察觉或者度过了“奇谋突然性”的适应期,这支军队就是被瓮中捉鳖的下场。

隗嚣调集主力围攻来歙于略阳,拿下只是时间问题,若非刘秀决意全面开战,来歙的下场可想而知。

邓艾偷渡阴平之前,钟会对他这一奇谋的评价更具代表性,嘲笑邓艾居然会采取如此极具冒险、不智之举,百战老将名过其实,原来压根不懂打仗。

曼施坦因计划最初也是被德军高层否决了,原因同此,且不说能不能偷渡阿登森林,就算能做到也太过冒险。

韩信还定三秦、暗度陈仓,章邯之所以仓促前来进攻陈仓,正是想通过自己的迅速反应夺回陈仓,从而将韩信的整个暗度陈仓奇谋扼死在初期。

韩信迅速东出太行、选择背水一战,别说陈馀嘲笑,他麾下的将领也不明白,甚至认为明显触犯了兵法。

但是,如果“军事山脉挑战”的高效解决方案堪称军事规律的话,那么这个险是必须要冒的,除非进攻方不想快速取胜,或者说害怕失败,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

这就要说到最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了。

其实,子午谷奇谋和上述各类奇谋,实质和军事精髓完全相通,特别是和暗渡陈仓的奇谋,几乎完全相同。

它们都是面临“从汉中进攻关中的秦岭山脉挑战”这一课题,无论陈仓道还是子午道,都是实现翻越秦岭、迅速进军到关中某个战略据点(比如陈仓、长安或其它)的秘密通道。

也就是说,在暗度陈仓和偷渡阴平之间,上天其实还算是公道的,她给了季汉再一次的机会,即子午谷奇谋,季汉是否可以做到类似西汉初期那样,通过类似暗度陈仓再一次拿下关中,以及接下来的一统天下、兴复汉室?

历史结果很明确,诸葛亮没有采用子午谷奇谋,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作为惩罚,蜀汉最终灭于同类型的偷渡阴平奇谋,历史冥冥之中或许真有某些天意存在。

而诸葛亮没有采用子午谷奇谋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是不敢冒险,也承担不起冒险失败的后果。

客观地说,正如前文所论述,暗度陈仓、子午谷奇谋,并不是秦岭山脉挑战的唯一解决方案,它只是高效方案,如果做不到或者不愿使用,也完全可以采用比较正常的正面推进方案。

但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是,既然两种方案是高效和正常之别,那就要承担这个效率之别,即时间和人力、后勤等各种成本。不愿狂胜或惨败,就要相对旷日持久、积小胜为大胜。

二是,要承担正面推进可能失败的结局。诸葛亮包括姜维的北伐,实际证明了一件事,面对秦岭这个巨大山脉的挑战,从汉中进攻关中或陇西,以弱对强或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正面推进都是极难奏效的,甚至都没有过成功战例。

也就是说,诸葛亮和姜维包括后世诸人,都用实际战事证明了:从汉中进攻关中,暗度陈仓、子午谷奇谋不仅是高效的,可能还是唯一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汉中势力的整体实力不如关中(中原)势力的时候。

其实,刘邦韩信还定三秦之战前,汉军的实力未必就强过章邯等三秦王,从章邯仓促进攻、计划夺回陈仓来看,特别是之后的穰东主力大决战,也是章邯主动选择发起的,这些都说明,起码章邯等三秦王并不认为自己实力不如刘邦。

而且,在战前,谁也不能保证或预见到,项羽及其它诸侯王,就不会迅速前来救援关中。

也就是说,论起冒险,韩信暗度陈仓冒的险,未必就比子午谷奇谋为少。

而正面推进、稳扎稳打,最终只会沦为双方纯实力的比拼与消耗,这里关键的还不是双方实力强弱,而是汉中进攻方势必面临秦岭山脉这一巨大挑战,后勤成为旷世难题,这几乎是人力难以抗衡的自然挑战。

把“军事山脉挑战”最终搞成进攻方和巨大山脉“对着干”,这不是纯属找错了对象,只能自讨苦吃、徒然费心劳力么?被累死要怪谁呢?

相比之下,通过偷渡奇谋,在关中腹心拿下一个重要战略据点,然后因粮于敌、以战养战,是否是更为明智、轻松的后勤解决办法?打仗是要靠实力,但谁规定实力只能靠自身了?

靠歼灭敌军或者抢掠敌方,就不能增加自身的实力?

所以,我个人从来都是支持“子午谷奇谋”的,这是因为在军事规律层面,它不仅是高效解决方案,更可能是唯一解决方案。至于它的成功率,鉴于魏蜀双方的实力差距,也许不如偷渡阴平和暗度陈仓,但也并非极低甚至趋近于零。至少在“开道”这个事情上,子午谷远比阴平和陈仓容易,起码它是现成的。

而打仗从来都是冒险的,别以为子午谷奇谋才是冒险,韩信暗度陈仓、来歙伐山开道至陇西、岑彭千里迂回至成都、邓艾偷渡阴平、曼施坦因计划,同类的奇谋哪一项不是冒险、而且是冒大险?

关键是,这种冒险是军事规律所必需的,这种情况下,就看进攻方军事主帅敢不敢赌了。

以前说过,对于军事统帅来说,战争的终极形态其实就是赌博,就算神机妙算、思虑周全、面面俱到,战争也总会出现人力难以把控的各种意外,胜败终极比拼的,其实是运气。

韩信运气好,暗度陈仓特别是更离谱的背水一战都赌赢了,来歙运气也不错,总归坚守略阳熬到刘秀大军到来,但这一战最终是打败了;岑彭最悲催,眼见成都在望,他居然被诈降的刺客直接刺杀了。

可以设想,如果邓艾在进攻、迫降成都之前,突然因意外挂了,偷渡阴平又会是什么结果?

对比这四个军事统帅,同样的军事谋略,结果却各不相同,决定因素难道不是运气么?

所以,对于一心想致敬韩信、“如韩信故事”的魏延,自然会“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明明有标准作业却不敢抄,不是怯懦、谨慎还是什么呢?

要是韩信、来歙、岑彭、邓艾、曼施坦因都没有放手一搏的豪赌魄力,后人如何能够看到稍后上演的经典战例,并得出相关军事规律层面的高效解决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诸葛亮对于军事规律的认知,恐怕是不容乐观的,当然他有他的综合难处和考量,但我惋惜的是,“兴复汉室的成功率=子午谷奇谋的成功率”,而且机会只有一次,这就是蜀汉第一次北伐。

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魏延第一次北伐不能坚持争取实施子午谷奇谋,之后再想实施,反而就是昏招了。

从西汉韩信,到东汉来歙、岑彭,到三国的诸葛亮、魏延及姜维,再到后期的邓艾、钟会,这四个时代对于“军事山脉挑战”的各自解决方案及相互对比,相信可以支撑本文的主要结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进攻,刘秀,山脉,汉中王,太行,邓艾,军事,韩信,挑战,自然,观点评论,邓艾,陈仓,韩信,子午谷,奇谋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进攻,刘秀,山脉,汉中王,太行,邓艾,军事,韩信,挑战,自然,观点评论,邓艾,陈仓,韩信,子午谷,奇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进攻,刘秀,山脉,汉中王,太行,邓艾,军事,韩信,挑战,自然,观点评论,邓艾,陈仓,韩信,子午谷,奇谋的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