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漳平史话】 漳平人物春秋 第一辑 龙江骄子

【漳平史话】 漳平人物春秋 第一辑 龙江骄子

明代大航海家、外交家王景弘

王景弘塑像

王景弘(1369—约1457)¹民间称王三保、王三宝、王总兵、王三品,明代漳州府龙岩县集贤里香寮村许家山(今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人。明洪武年间入宫为宦官,侍奉燕王朱棣。明建文年间(1399一1402),王景弘随朱棣起兵,参与“靖难之役”,得朱棣赏识。

王景弘故里香寮村

明永乐三年(1405)六月,王景弘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以正使身份协助郑和,首次出使西洋,共同率领由62艘巨型海船、27800余名官兵和水手组成庞大船队,从江苏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先后到占城(今越南南方)、暹罗(今泰国)和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等地;随后经满剌加(今马六甲)到天竺(今印度)、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北上印度洋西岸的柯枝(今印度的柯钦)、古里(今印度的科泽科德)、加尔各答,到达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斯港)后返航。永乐五年夏秋之交,郑和、王景弘船队返航途中,在三佛齐歼灭以陈祖义为首的企图抢劫船队的海盗,于明永乐五年(1407)九月回到南京,历时两年多。返航时,西洋各国派遣使臣携带珍宝贡品,随船队到南京向明朝皇帝朝贡。

王景弘出生地香寮村许家山

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题写的王景弘故里碑

永乐五年(1407)九月十三日,王景弘与郑和受命第二次率船队出使西洋,并送各国使臣回国,还随带丝绸、瓷器等物品赏赐各国;永乐七年(1409)七月,船队回到南京。同年九月,王景弘与郑和受命第三次出使西洋。船队装备精良,有官校、旗军、勇士、民艄、买办、水手27670余人。船队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山、小葛兰(今印度南端)、古里,抵孟加拉湾后返航。船队返回途中经过锡兰山时,还专程到立佛寺进香布施,立碑纪念;返回到满剌加,在征得满剌加国王同意后,在那里修筑城墙和仓库。

永乐十年(1412),王景弘受命到闽、浙沿海招募大批水手和造船工匠,在太仓、长乐、福州、泉州等地督练水师、监造海船、修建天妃宫,为郑和第四、五次出使西洋做准备。

永乐十年(1412)十一月十五日,王景弘与郑和受命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二年(1414)闰九月,王景弘与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期间,王景弘和他的义子王桢参加了苏门答剌(腊)之役,擒获伪王苏干剌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王景弘和郑和受命第六次出使西洋,并护送第五次出使西洋时随船来中国访问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回国,同时将锦、绫、纱、罗、绮、绢等物品分赐给各国国王。沿途的苏门答腊、满剌加、榜葛剌(今孟加拉国)等16个国家,又遣使1200余人,带贡物随船队到中国。

永乐二十二年(1424),王景弘在激烈的皇位之争中,因拥立太子朱高炽有功,荫及嗣子王桢受赐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明洪熙元年(1425),王景弘受任南京守备。同年八月,与郑和一起选用下西洋官兵1万余人,修造南京大报恩寺等宫庙。

明宣德四年(1429),王景弘受敕省视南京旧皇宫。同年四月,开始督造船只,操练水兵,准备再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王景弘与郑和受命率船队第七次出使西洋。出洋前,明宣宗朱瞻基还赐诗王景弘:“……昔时将命尔最忠,大船摩拽冯夷宫。驱役飞廉决鸿蒙,遍历岛屿凌巨谼……”(明宣宗《赐太监王景弘》)。郑、王在南京龙湾(今南京下关)集结船队,领官兵27411人。宣德五年(1431)闰十二月二十一日,船队开至刘家港,郑和、王景弘在天妃宫刊立《通番事迹碑》,详述使洋事迹。二月底,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等候季风开洋。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五月,铸献铜钟一口,钟铭曰:“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十一月,在南山天妃宫三清宝殿以“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李兴”等人的名义刊立《天妃灵应之记》碑。十二月九日,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出海,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忽鲁谟斯等17国。其间,曾派一支船队访问阿拉伯半岛上的祖法儿(今阿曼的佐法儿)、阿丹(今也门的亚丁)。同时派出由熟悉外交、贸易事务及翻译等7人组成的考察组,随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船只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并绘制了麦加教堂的建筑图带回船队。宣德八年(1433)四月初,郑和卒于古里,王景弘率船队返国,于七月初六日回到京城,西洋十余国派遣使臣随船队到北京朝贡。

郑和、王景弘为其所建长乐南山三清宝殿而铸造的铜钟

宣德九年(1434)六月,为给死于中国的苏门答刺(腊)使者报信,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独自统率船队出使西洋诸国,这是王景弘第八次下西洋;回国时,苏门答剌(腊)国王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北京朝贡。明正统元年(1436)二月,英宗朱祁镇命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不再使洋。

王景弘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也是明初在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睦邻友好关系方面卓有建树的外交活动家之一。王景弘前后多次出使西洋,历经30多个国家、60多个地区,历时近30年,遍及东南亚、南亚、中亚、东非。据史学界考查,郑和与王景弘下西洋,一般只提7次,实则为8次(郑和去世后,王景弘单独率船队1次)。他们首次出使西洋远航时间比葡萄牙人达·伽马、意大利人哥伦布、葡萄牙人麦哲伦等人出海远航早一个世纪,堪称当时世界之首。同时郑、王每次使洋,随带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及各种工艺品与各国交流,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通商关系,成就了“海上丝绸之路”巅峰时期,促进了彼此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增进了人民之间友谊。在今文莱王国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至今还保留一条为纪念王景弘而命名的“王总兵路”;在印尼三宝垄还有王景弘的“衣冠冢”。

郑和、王景弘下西洋航线示意图

由于王景弘在海外航海的深远影响,迄今在东南亚和台湾流传着有关他的传说。清康熙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陈文达主修的《凤山县志》,清乾隆王瑛曾等重修的《凤山县志》等志书中记载了王景弘在台湾用药水为当地民众治病、植姜山上为民众采用等传说。在《南洋记》等碑记中记载了王景弘在七洲洋呼鸟插箭指引航向等传说。在东南亚各地留存有三宝宫、三宝洞、三宝井等纪念遗址。

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航海家王景弘,当时国民政府将接收原日本侵占的南沙群岛中的辛科威岛命名为“景宏岛”(即景弘岛)。

纵观王景弘的一生,他与郑和下西洋,携手并肩,共同创造了当时世界航海史上的四个“世界之最”。

组建世界最庞大的船队。郑和、王景弘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很大。船队的组建主要由王景弘负责,有大海船62艘,官兵、水手27800余人。规模这样庞大的船队,不但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往后推450年也是最大的。

制造世界最巨大的海船。王景弘与郑和开始造海船的时间是1403年。当时造船的材料主要是木材,因此建造的海船都很小,一艘船能够容纳100人就算很大了。据《明史·郑和传》记载,王景弘指导工匠建造的海船非常大,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折合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一只船可容纳450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这种大船有4层,船上有9根桅杆,可以挂12张船帆,船锚的重量有几千斤,要动用200人才能启航。这种大海船,除了船锚之外,全部用木材制造,而且不用一枚铁钉,制造工艺之高、海船规格之大,在当时是绝对的世界第一。

完成世界最遥远的航程。王景弘协助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先后到过30多个国家、60多个地区,沟通了中国与亚洲、非洲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郑和去世后,明宣宗朱瞻基派王景弘第八次下西洋,王景弘第一次以正使太监身份独自统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王景弘先后八次下西洋,往返的航程总计达到上百万海里。在当时世界各国的朝廷官员中,王景弘无疑是经历过海上最远航程的第一人。

成为世界最伟大的航海专家。王景弘八次下西洋,前后历经30年。从历史记载看,前七次下西洋,郑和作为正使主要负责船队管理、军事和外交,而海船制造、水手选拔、后勤保障、航行指挥、对外贸易等事务则由王景弘负责;第八次下西洋则由王景弘全权负责。从这些史实中可以看出,王景弘是一个精通航海业务的全才。晚年的王景弘,在南京编写了一本名为《赴西洋水程》的航海专著,系统地总结了航海经验。这本书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明清时期航海人员的导航“秘本”。王景弘为促进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专家。

该文录自《龙岩市志·人物志》2006版,经曹木旺校订;王景弘创造了四个“世界之最”的内容为周木发所添加。

¹王景弘出生时间,采用南京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祁海宁先生2012年在南京发现出土的《王景弘地券》研究成果。

来源:文史委

审核:黄小红

监制:游华东

► 漳平新闻 2023-9-11

► 漳平:“扫黄打非”在行动 “护苗”成长正当时

► 漳平市举办永福高山茶品鉴会

对口合作 共谋发展! 广州市正安食品有限公司到漳平市拱桥镇服务企业福建田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考察

► 漳平市组团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 漳平—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氟新材料产业座谈会召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永乐,龙江,人物,苏门答腊,春秋,王景弘,郑和,漳平,西洋,南京,船队,锡兰山,王景弘,郑和,西洋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永乐,龙江,人物,苏门答腊,春秋,王景弘,郑和,漳平,西洋,南京,船队,锡兰山,王景弘,郑和,西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永乐,龙江,人物,苏门答腊,春秋,王景弘,郑和,漳平,西洋,南京,船队,锡兰山,王景弘,郑和,西洋的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