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81年韩先楚回乡,事后向兰州军区下指示:火速向红安调5万军大衣

81年韩先楚回乡,事后向兰州军区下指示:火速向红安调5万军大衣

1949年初,韩先楚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兵团副司令。此前,他先后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屡建奇功。

正当他率部挥兵南下之际,韩先楚途经老家红安,便回到阔别十四年的家乡。看着家乡一草一木,从前在红安的经历历历在目……..

韩先楚家乡

在郁郁葱葱的大别山南麓,流淌着一条从北向南的倒水河。在河的上游,有一座县城叫做黄安。

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智取县城后,黄安改为红安。抗日战争胜利后,红安又改为黄安。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黄安第二次被改为红安县。

黄安之所以后来改为红安,是因为这个县城涌现出200多名开国将领和领导人,而韩先楚将军便是其中一位。

在距离红安县城20公里,有一个村子名叫吴家嘴村,村里住着韩志恺一家人。这一家人和普通的贫苦农民没什么区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便每天辛辛苦苦,依旧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1913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韩志恺的第四个孩子呱呱坠地。还没有等着接生婆前来道喜,韩志恺早已经从婴儿有力的啼哭声中知道这是个男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韩先楚回乡

可他环顾空荡荡的房屋,脸上立刻愁云密布,心中只觉得发闷,不由地长长叹了一口气。虽然自己成家后,每天勤俭度日,生下了两女一男。如今刚出生的孩子虽未取名,但已经是第四个孩子。

一个六口之家,儿女年纪尚小,妻子身体又很虚弱,今后的生活可怎么打发呢。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老天爷能赐给他宝贝啊!灵机一动,他便给儿子取名为“天宝”。

天宝出生后,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反而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韩志恺每天贪黑早起干活,可一家人还是非常艰难。无奈之下,他只能将长女送给地主家当童养媳。

天宝两岁那年,比他大6岁的哥哥突然高烧不退,父母用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原本非常虚弱的母亲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一病不起。由于没钱治病,最终只能凄惨去世。

韩志恺没了儿子,也没了妻子,日子更加艰难。谁来照顾年幼的天宝呢?想来想去,他只能将天宝交给在别人家当童养媳的长女。

图|韩先楚(居中)与刘震、陈先瑞将军合影

天宝自幼在苦水中长大,直到12岁那年,父亲咬紧牙关送他读了一年私塾。在私塾,先生按照韩姓的家族辈分给他取了个学名——韩先楚。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他一生。

为了生存下来,韩先楚先后讨过饭、给地主家放过牛,也给小商贩做过工,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

在旧社会的压迫下,黄安麻城两县举行了轰轰烈烈的起义。1927年11月,当地的农民一举将黄安城攻占。

黄麻起义的胜利,让韩先楚受到很大鼓舞。不久,韩先楚在姐夫的介绍下,正式加入当地的农民协会。在一份红色大印的花名册上,他郑重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韩先楚。这一年,他仅有14岁。

从此,他便和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

图|1950年5月10日,韩先楚在解放海南岛后合影留念

1934年11月,韩先楚跟随红20军远征鄂豫陕地区。从此,韩先楚便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红安,离开了照顾他的父老乡亲们。

之后,韩先楚四处南征北战,但他从来没有忘记家乡和当地百姓对自己的恩情。午夜梦回,儿时小伙伴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他梦中。如今,他终于能见到他们了!

一别15年,韩先楚依旧是一口乡音。和儿时小伙伴的距离并没有拉远。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依旧和儿时的小伙伴们称兄道弟,谈笑风生。

看到昔日的小伙伴,韩先楚突然想起一个人,高声问道:“海洲呢,这个龟孙子怎么不来见我。”

在韩先楚心中,吴海洲是他儿时最要好的小伙伴。可在人群当中,他没有见到这个人,又大声喊道:“我还欠着他四斗稻谷哩!”热情的乡亲们听韩先楚要见吴海洲,立刻将其从田间喊回来。

韩先楚和秘书

见到韩先楚,吴海洲紧紧握着他的手,上下打量道:“哎呀呀,先楚老兄回来啦!看看这身军装,可真是威武啊!我小时候早就说过,我们村这些人中属你最出息,我说对了吧!”

韩先楚谦虚道:“哪里哪里,我只是比你们大胆一些。如若你当年要是不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肯定比我还出息!”

韩先楚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掏出三支钢笔说:“海洲啊,我听说你生了三个小娃,我把这三支钢笔送给你,你送娃儿去念书,将来一定比我还有出息。”

吴海洲默默接过三支钢笔,双眼不由地湿润了:“这可让我怎么感谢你!”韩先楚回道:“谢啥,我当年问你借的那四斗谷子还没有还你哩!”

吴海洲回道:“还啥?你在东北战场上为人民立了那么大功,活捉了廖耀湘,我这四斗谷子四又算啥呢?”

韩先楚和夫人合影

韩先楚摆摆手说:“这可是我们共产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的,借了人民东西一定要还!”

吴海洲只能作罢:“那就用这三支钢笔相抵吧!”后来,吴海洲把韩先楚亲笔写的借条找出来,把他当成了传家宝,一直传儿子手中。

1960年的自然灾害时,吴海洲一家人艰难度日。就在一家人快要撑不下之际,好心的乡亲们支招:“你家不是有一张借了韩司令的欠条吗?能不能把它找出来,拿它问政府要点救济。”

吴海洲坚决不同意:“这可怎么行呢,全国有这么多像我这样的百姓。再说了。我怎么能打着韩司令的招牌给政府添麻烦呢?”

1975年,韩先楚第二次回乡。这次回乡,也是在百忙之中抽时间看望父老乡亲的。大家一听说将军要回乡,就像过年一样高兴。

韩先楚在家乡

虽然当地大队为将军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但韩先楚坚持要去乡亲们家中吃饭:“走到哪就吃到哪,这样方便和乡亲们拉家常、叙旧情。”

走着走着,韩先楚来到当地乡亲闵永进家中。朴实的一家人听说将军要来,准备杀自家的老母鸡招待。

韩先楚一听,怎么也不愿意:“这年头,你们受苦受累,吃穿上都不宽裕。你们过得不好,我已经非常难受了。你们又要给我杀鸡吃,我心里更愧了。”

韩先楚短短几句贴心话,一下子把将军和百姓们的距离拉近了。永进一家人听后,心中感到暖暖的,眼中涌出了泪水。之后,闵永进敞开心扉,向韩先楚诉说了家乡的变化和百姓们的不易。

时光斗转星移,6年的时光逝去。1981年,已经是兰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第三次回到了家乡红安。

韩先楚和家乡人民在一起

可就在韩先楚回乡的当天,鄂东北山区下起了大雪,韩先楚按照安排早早便起床了。按照计划,他要回老家吴家嘴子探望乡亲们。

当他跳开放门店一瞬间,瞬间感受到北风萧萧、雪风飘飘。县委领导和陪同人员担心韩先楚的身体健康,便建议他改天再去看乡亲们。

可韩先楚思乡心切,坚决要回吴家嘴子:“谁说这种天气不能去了。你们不去,我非要去!”陪同人员见将军心意已决,只能跟随他一同前往。

汽车冒着风雪从县城缓缓行车,向北拐弯,疾行30公里后,终于来到了新集镇,当地的干部们早已经在风雪中等候着将军。

韩先楚见当地干部早已经等候多时,心中非常感动。下车后,他一一和干部们握手。同他们简单寒暄,韩先楚说:“来了镇子,离家只有四五公里路程了。汽车在风雪天很难开进去,我身子骨还算硬朗,还是走回去吧!”

韩先楚

干部们听说将军要步行回乡,不由地惊呆了。在他们的一顿劝说下,总算将他请到生有木炭火的办公室中。

干部们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既不用吹冷风,又能见到乡亲们的好办法!韩先楚想要见哪个乡亲,就用车将他们接过来。

韩先楚见外面的风雪越来越大,只能同意了这个建议。思虑良久后,他对干部说:“那就帮我把闵永进和吴海洲这两人请过来吧!”

当地干部们的办事效率很快,吴海洲和闵永进很快就被接到公社。此时,两人虽已经年过花甲,但身体还算硬朗。一听说将军点名见自己,自然是欣然前往。

去见将军这天,闵永进的穿着很单薄,吴海洲则穿着一身早已经褪色的军大衣。进屋见到韩先楚的那一刻,两人笑容满面。

韩先楚和群众在一起

韩先楚伸出手和两人已经冻裂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一别多年,他们的情依旧浓。韩先楚亲切地和他们问候,还关心询问:“乡亲们这些年的日子有没有过得好一些?”

吴海洲回道:“好哇,大家过得很顺畅。你莫要操心,就安安心心做你的大官吧!”吴海洲说话,一向是不拘礼节,没有分寸的,有时字里行间还带着一些‘刺’。

可就是这短短一句话,听得韩先楚心中隐隐作痛。说话间,韩先楚发现一边的永进穿得很单薄,即便是站在火炭盆旁边都止不住打寒战。

韩先楚连忙起身,将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来说:“永进,这件衣服我就不穿了,送给你好了!”

闵永进连忙推辞道:“我冻了不打紧,你要是把身体冻坏了,我可担待不起啊!”

站在一边的书记也连忙劝说:“韩司令,西北天冷,这件大衣你还是自己留着留着吧!既然永进身上没穿的,我们帮忙解决!”

韩先楚旧照

韩先楚脸色变得凝重:“还是让他穿吧,不要再说了。”

说完,他再也坐不住了:“走吧,我还是要回家看看,看看乡亲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就这样,韩先楚便带着海洲和永进回乡了。

他们一回村,海洲便大声喊道:“乡亲们,韩司令回乡来看我们喽!”一时间,村里的百姓们纷纷前来迎接。在乡亲们的簇拥下,他们来到海洲家中。

海洲的家人不知道韩司令回乡,连忙将家里乱糟糟的东西收走。可无论他们怎么收走,但炕上的破棉絮和身上的补丁都掩饰不住他们的狼狈。

韩先楚一进门后,兴奋地和海洲的老伴问好。但是她听到韩司令打招呼,好长时间还转过身,其中一只手还试图掩饰身上的补丁。

可她越是掩饰,越是掩饰不住。看到海洲老伴儿身上的家中的破棉絮,韩先楚受到极大震撼,瞬时心绞痛发作,一只手捂住胸口。秘书赶紧提示他吃下一片硝酸甘油…….

韩先楚旧照

韩先楚回到县城后,立即让秘书打通兰州军区的电话,下达了一条指示:火速向红安调5万件军大衣。

秘书小心翼翼问:“这么大一笔钱,从哪里开支呢……”

韩先楚甩掉手中的手杖,掷地有声地说:“没有地方开支,就从我工资里扣除。我死之后,这些钱从我儿子工资扣除。接着扣我孙子的,子子孙孙扣下去……”

等秘书传达完指示,韩先楚的情绪没原先那么激动,心平气和说道:“你晓不晓得,这小小的红安县在从前的革命和战争中死了多少人?”秘书摇摇头。

韩先楚娓娓道来:“大革命时期,红安县可以说是‘铜锣一响,四十八万。’1949年新中国解放后,统计响应革命的人有33万,其中14万都在革命中牺牲了。”

韩先楚将军(前排右二)

韩先楚还说:“红安曾经叫黄安,但这个地方这个‘红’,是用无数烈士和革命的鲜血换来的。在战争和革命年代,红安人民将他们的最后一尺布、最后一碗米、最后一双鞋,最小的孩子都奉献给了革命,这区区5万件棉大衣算得了什么。他们有权利得到和享受更好的衣食住行,可你看看他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我真是愧对父老乡亲……”

说到这里,韩先楚的双眼不由地湿润了……

对于红安60万人民的深情,韩先楚刻骨铭心、此后他每次回乡,都要深入到农村、水库、工厂、电站进行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百姓们的生活。

根据调查获得的实际情况,韩先楚语重心长地对当地干部们说:“你们一定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不能说假话……”

在县委领导的陪同下,韩先楚来到上新集镇高刘村的杉树基地前去视察。当他在沿途看着漫山遍野的杉树,韩先楚心中非常高兴。他鼓励县委负责人:“创办杉树基地好啊!能栽种杉树的山,一定要多栽杉树!”

1986年3月,已经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韩先楚已经因病住在武汉进行治疗。

韩先楚和家人合影

在病床上,韩先楚想起了家乡,将妻子和秘书喊到床前,殷切叮嘱:“现在是植树的季节,你们给我搞一些桂花、雪松之类的风景树送到红安,让县委的工作人员将其栽种在城关街道上,让他们美化街道的环境。如今我的身体不行了,这个愿望就希望让你们帮我完成了。”

沉默良久,韩先楚又嘱咐:“去了红安,替我向县委和县政府的同志们问好,替我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问好,就说我韩先楚很想念他们。我走后,就让我的遗体葬在红安,让我的灵魂和他们永远相伴……”

不久,韩先楚的妻子刘芷和秘书依照韩先楚的嘱咐,将桂花、雪松、白玉兰等许多珍贵的树苗送回红安,并传达了将军在病床上的嘱托。

按照韩先楚的指示,红安县委将这些珍贵的树苗栽种在城关镇街道,工作人员进行了精心管理。这些珍贵的树苗,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故乡大地茁壮成长……

同年10月3日,已经74岁的韩先楚病逝于红安。噩耗传来,红安60万人民一时间沉浸在悲痛中。

毛主席接见韩先楚

1987年5月1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厅领导人和韩先楚的妻子刘芷和亲人将他的骨灰护送到红安东郊。

正所谓落叶归根,安土重迁。此时此刻,韩先楚终于能长眠于红安大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家乡,兰州军区,海洲,黄安,红安,小伙伴,韩志恺,天宝,指示,韩先楚,吴海洲,海洲,黄安,红安,韩先楚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家乡,兰州军区,海洲,黄安,红安,小伙伴,韩志恺,天宝,指示,韩先楚,吴海洲,海洲,黄安,红安,韩先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家乡,兰州军区,海洲,黄安,红安,小伙伴,韩志恺,天宝,指示,韩先楚,吴海洲,海洲,黄安,红安,韩先楚的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