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东汉末年,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说“四国”只说三国鼎立呢?

东汉末年,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说“四国”只说三国鼎立呢?

《三国演义》让三国故事通俗化为我们所熟知,“东汉末年分三国”这句歌词人人会唱。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群雄逐鹿、割据纷争的乱世史,虽然没春秋战国分得久,但期间发生的故事,至今让后人热衷青梅煮酒论英雄。

东汉变成了“三国”,但三国实力差距还是很明显。得中原者得天下,占幽州、青州、冀州、兖州、徐州、雍州、凉州、豫州、并州和荆州扬州部分地区的曹魏实力稳居第一,盘在益州的蜀汉、占荆扬部分地区与交州的孙吴必须结成联盟才能保证短期内不被曹魏挨个儿吞掉。

“开国君主”中,最先称帝的是曹丕,其后刘备,再是孙权,曹丕于220年称帝,刘备是221年,孙权最晚,到229年才将自己的野心彻底暴露出来,如果按孙权称帝“三国”正式形成开始算鼎立时间,263年蜀汉灭亡算三国鼎立局面被打破,那这鼎立的时长也就34年。

不过早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时候,辽东地区就出现了另一股割据势力,公孙氏。公孙氏也历了几任主公,190年,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24年后公孙度病逝,儿子公孙康接位,公孙康把袁尚、袁熙两兄弟的人头奉给了曹操,被拜左将军。

公孙康死后因为2个儿子还小,弟弟公孙恭在众人推举下接任了辽东太守,公孙恭身体不大好,虽然从魏文帝曹丕那里获拜车骑将军封平郭侯,但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侄儿公孙渊毫不留情地把他这叔叔逼迫退位,他因此遭到囚禁,胜利者公孙渊迫不及待地自立为辽东太守。

本来辽东发生内乱,魏明帝大可趁公孙渊立足未稳发兵,将辽东这个长期割据在三国外的势力清除,刘晔也这么劝他来着,他认为若不及早下手公孙渊必定叛乱。但魏明帝却没有这么做,反而默许了公孙渊继续当辽东太守。

料事如神的刘晔猜对了,237年,公孙渊在击败了前来讨伐的魏将毌丘俭后自立为燕王,“三国”之外又出现了一个燕国;公元238年,司马懿击败公孙渊,燕国亡。

公孙渊的燕王当得有模有样,年号定为了绍汉,百官齐备,派使者去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边地少数民族首领封爵,同时又派使者和东吴通消息,希望靠称臣方式争取孙权那边外援。

既然出现了“燕国”,且从东汉末年到魏明帝曹叡时期公孙氏都长期盘踞辽东,为什么不说那时有“四国”,仍然只算“三国鼎立”呢?难道因为公孙渊没有称帝,只是称王?

首先,从公孙度到公孙渊,祖孙三代数十年间大部分时候都是臣服曹魏的,那边厢刘备与孙权自208年赤壁之战便明着跟曹魏保持着对立,刘备那边顶着个“光复汉室”的名义不用多说,而孙权,虽然曾在夷陵之战时期接受曹丕的册封当吴王,但仅仅是表面臣服。

夷陵之战,孙权击败了刘备,没几年便称帝,明显之前臣服曹丕只是权宜之计,孙权内心是绝对不服曹丕的。

反观公孙氏这边,公孙度和公孙康父子2人都接受了曹魏的官职爵位。公孙度也算开拓型军阀,伐高句丽和乌丸,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招揽贤才名士,设学馆搞文化,面对曹操给的永宁乡侯爵位,公孙度确实有点不屑一顾,说自己是实际的辽东王不需要永宁侯爵,但也没反抗。

公孙度毕竟没和曹魏撕破脸,直到公孙恭也没有,也就公孙渊这个脑子不好本事一般的野心家会一边通魏一边通吴,结果被司马懿狠狠教了怎么做人。

其次,公孙渊的“燕王”之位与“绍汉”年号维持太短,仅13个月就因为自己和儿子公孙修在司马懿讨伐下双双身死自动消失,所谓“燕国”才存约一年时间,不像蜀汉与东吴,都存在了数十年。

即使266年曹魏被司马炎篡夺了,但从曹丕称帝起,也历了曹叡、曹芳、曹髦、曹奂5个皇帝,存46年。

如果公孙渊能抵挡住司马懿的进攻,将“燕王”这个自立的名头传给儿子,甚至孙子,甚至变成帝号,那“三国鼎立”可能就要改一改,变成四国,只可惜公孙渊能力不足,有曹操的心,却是袁绍的命,对于公孙氏,《三国志》中有一段评价:

“度残暴而不节,渊仍业以载凶,秪足覆其族也。”

所以说,在乱世争雄,靠继承祖业不够,还得有足够的智商能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曹丕,孙权,称帝,三国演义,公孙度,燕国,四国,儿子,曹魏,辽东,观点评论,公孙渊,曹丕,孙权,辽东,公孙氏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曹丕,孙权,称帝,三国演义,公孙度,燕国,四国,儿子,曹魏,辽东,观点评论,公孙渊,曹丕,孙权,辽东,公孙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曹丕,孙权,称帝,三国演义,公孙度,燕国,四国,儿子,曹魏,辽东,观点评论,公孙渊,曹丕,孙权,辽东,公孙氏的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