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乐看下载网 > 看历史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为啥不过?司马迁《史记》已经道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为啥不过?司马迁《史记》已经道明

(说历史的女人——第87期)

在我国宋代有一位女词人,她的婉约词冠绝古今,至今仍被吟咏,但是作为大词人的她却写了一首诗,而且还不是婉约十足的诗歌,而是一首令男性都叹为观止赞叹不已的诗,叫《夏日绝句》,虽然只有四句,却有气贯长虹掷地有声的气势,英雄气扑面而来,表达了对项羽的赞美之情。一个古代史上罕见的才女,一个是古代史上罕见的英雄,确实很有意味。

那么在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到底写的四句是什么?我们且来欣赏一下:

李清照对项羽如此赞美,那么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而死,说起来不过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又为何会让人们感叹和纪念呢?在正史记载中,他到底是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有什么具体的原因吗?今天我们且来看看项羽自刎前后的史载情况,希望能从司马迁的《史记》中找到答案。

在公元前203年,这一年是决定历史走向的一年。刘邦和项羽两支实力相当的力量,他们都面临一个新问题。一是战力,二是粮草。刘邦方面是士气高涨,粮草充足,而项羽方面是士气低落,粮草紧缺。但是虽然刘邦的优势很明显,但是刘邦所率领的部队战斗力却不如项羽所率领的部队勇猛,所以刘邦在这样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无法战胜项羽,而项羽方面因为马上粮食断绝,所以也不具备战胜刘邦的能力。但双方僵持也不是办法,所以就进行了一次谈判。

但是谈判的主动方是刘邦,刘邦最开始派去的外交官是陆贾,陆贾的任务是说服项羽,讨要太公,但被拒绝。刘邦就又派遣侯公去面见项羽,再次谈判,这次谈判成功,项羽同意了刘邦的建议,于是双方定约,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协议”,具体是指鸿沟以西属于刘邦的疆域,而鸿沟以东则属于项羽。协议签订后,项羽就把刘邦的家人送了回去。在这事件中,有一个人非常厉害,那就是侯公,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项羽,这非常了不起,这也是刘邦和项羽命运的转折点。

协议订立之后,按说双方都应该撤军,项羽照做了,带着队伍往东走。刘邦其实也想做个君子,毕竟既然说好了,就该遵守约定。但是刘邦这个君子没有做成,因为在以实际利益和胜王败寇为衡量标准的古代,成就大业都离不开小人手段,所以当刘邦手下的张良和陈平劝说刘邦毁约的时候,刘邦就听从了他们的建议。那么刘邦为什么听从,当然是因为张良和陈平的分析太吸引人,第一是刘邦当时的地盘已经很大,第二是刘邦当时部队的士气很满,第三是项羽部队缺粮,第四是项羽一旦恢复元气,以后就不好收拾了,第五当然是刘邦想得天下必须除掉项羽,而现在是最佳时机。所以刘邦就命令部队没有西归,而是火速追杀项羽毫无防备的东归部队。同时,刘邦派人以利诱安抚并调来了韩信和彭越的部队,约好地点,合力围杀项羽的部队。最终在垓下,项羽被刘邦方面的五路大军围攻。

此时,已经是公元前202的冬天,也就是鸿沟协议的第二年。刘邦方面围攻项羽的部署是这样的,韩信带三十万主力军,为正面进攻,此外还有左翼、右翼部队,以及刘邦坐镇的后方部队,同时还有周勃、柴武的预备军队。刘邦方面可以说是兵精将足,实力雄厚。而反看项羽方面,当时兵力有十万,但是物资紧缺,尤其是军粮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又被围困垓下,情况着实不妙。但是尽管如此,韩信统领的主力第一次发动进攻的时候,仍然被项羽的部队击退,但是韩信这边还有左翼、右翼部队,所以项羽的部队立即就被夹击,但项羽部队的战斗力不得不说还是非常强悍的,在夹击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败绩,但在韩信的主力再次出战,三面围攻,项羽方面的部队被击退,被迫回垓下。

尽管情况如此糟糕,但是我们依然相信如果粮草充足的话,项羽依然有可能击败刘邦方面的军队。但是很遗憾,事实是项羽方面的粮草出现了严重问题,还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

到了夜里,项羽带着八百骑兵突围而出。天色微亮,刘邦忽然得知,即令统帅骑兵的灌婴带领五千精锐追杀项羽。等项羽渡过淮河的时候,他身边的士兵已经仅百余人。不过如果接下来不发生意外,项羽可能东山再起的雄心也不会被浇灭。当时项羽在阴陵迷路,就向一个田里的农夫问路,但是这个农夫也真奇怪,不知他出于什么心理,故意告诉了项羽一条错路,而这条错路是无边沼泽,项羽难以行走,导致灌婴率领的精骑追上。一阵厮杀后,项羽到达东城,这时候,兵士仅余二十八人。接着项羽还带着二十八忠心耿耿的骑兵杀了数百汉兵。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因为被围垓下、接着突围、迷路、被骗、八百壮士折损殆尽,加上奔逃的疲于奔命,总之项羽的雄心基本被消耗完了。他剩下的只有一腔悲情和愤恨,所以在乌江边,寒风萧瑟之中,乌江亭长驾船迎接项羽过江的时候,项羽犹豫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项羽笑着仰天长啸,说这是天要亡我,我又何必渡过乌江呢?更何况我带着八千江东子弟出来征战,现如今全部战死,我无颜面见江东的父老乡亲,就算父老乡亲肯原谅和接受我,但我的内心怎么能原谅和接受自己呢?

此外,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做这一段颇具人情意味的记载,

参考资料:《史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江东,带着,司马迁,刘邦,史记,粮草,方面,部队,项羽,韩信,故事传记,江东,刘邦,部队,项羽,韩信

51乐看下载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江东,带着,司马迁,刘邦,史记,粮草,方面,部队,项羽,韩信,故事传记,江东,刘邦,部队,项羽,韩信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江东,带着,司马迁,刘邦,史记,粮草,方面,部队,项羽,韩信,故事传记,江东,刘邦,部队,项羽,韩信的热门信息。